發布媒體:聯合報發布日期:2012/08/18
直言集/解禁助燃房價? 不得不慎(聯合報)
高房價問題被台灣民眾票選為「十大民怨」之首,就在奢侈稅、豪宅稅、實價登錄等政策要漸發揮打房成效時,財政部突然拋出政策風向球,釋出研擬雙北市國有地標售解禁的消息,恐讓高房價問題火上澆油。 財政部出售雙北國有地,勢必面臨兩難。價格賣得差,一定會被罵「賤賣祖產」;價錢賣得高,就會被罵是「炒房幫凶」。財政部長張盛和研議國有地解禁政策,就像走在鋼索上,不得不慎思。 財政部國產局在民國九十九年出售台北市精華區國有地,一坪賣到新台幣六、七百萬,月薪五萬元的上班族,要不吃不喝超過十年,才買得起一坪的土地;貧富差距的相對剝奪感,讓政府感受到民怨,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才會宣布停售雙北市國有地。 土地具有高度稀有性,只要賣出就「回不去了」。五百坪以下的面積或許不大,但是在寸土寸金的雙北市,真正能承受的,只有建商財團和有錢人;財團高價標到土地後蓋房子,勢必抬高成本才能獲取高利潤,現在,在台北市購屋動輒千萬元、數千萬元起跳,一般小老百姓只能望屋興嘆。 國產局兩年前曾打算在台北市國有地招標「公益住宅」,分別推動「學生住宅」和「銀髮住宅」,最後皆因當地居民反對「影響房價」,讓政策胎死腹中。國有地一旦出售後,政府還能掌握多少的政策工具? 全國土地中,超過六成都是國有地,最有價值的土地還是在雙北市。政府就像大房東,應該公平配置資源,國有地可以進行地上權招標、聯合開發、配合都市計畫等活化工程;政府若淪落到「賣祖產」,短期雖可挹注國庫,長期恐將付出更高的代價來平息民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