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媒體:聯合報發布日期:2009/12/29
防震建築崛起 不怕地牛翻身(聯合報)
19日天搖地動的6.8級地震,讓民眾不免又想起十年前的921。1999年9月21日的那場地震,僅僅幾分鐘,大自然無情力量,卻造成無止盡的傷痛,即便已過了10年,仍讓人不忍回想。地震,就像是台灣民眾與生俱來的胎記烙印,那麼鮮明、深刻,卻又揮之不去。 地震的威脅確實是揮之不去,且時時刻刻都有可能會發生。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的統計資料,台灣因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,地震發生次數頻繁,自1991∼2006年,16年的觀測資料顯示,台灣地區平均每年約發生18,500次地震,其中,約1,000次為有感地震。 地震發生次數最多的是在1999年,也就是921地震那一年,共計發生49,919次地震,其中有感地震達3,228次之多。而更令人擔憂的是,強烈地震常會引發災害,就災害性地震資料統計分析,從1901年至今計有97次災害性地震,平均一年會發生一次。 有鑑於921地震嚴重的災情,內政部營建署遂於民國88年12月修正建築技術規則耐震設計,依震區水平加速度係數劃分為地震甲區及地震乙區,其對應之加速度係數分別為0.33g及0.23g,亦即實務上常稱的330gal和230gal。 目前的地震分為○至七級,並以400gal作為基準,超過400gal以上為七級,六級地震是250∼400gal,亦即,地震甲區建築物,須有六級的耐震度。中華建築隔震消能構造協會理事長詹添全表示,修正後的建築技術規則,在防震工程上具有重要意義。舉例而言,依規定,地震甲區建築物若為重要或特殊建築物則係數須增加25%,則成為412.5gal(330gal*1.25),那就是七級的耐震建築。 那麼,建築物要如何耐震?詹添全指出,很多人以為建築只要裝上防震設施即有防震效果,其實不然,要讓建築物固若金湯,甚至遇地震「文風不動」,是要經過全棟建築整體結構的精算。目前市面上減震系統可分為三類,包括耐震、制震與免震,也有稱抗震、減震和隔震,名稱或有不同,但依各建築物所施作技術,概分為以下三種: 1、耐震:單以主體結構,不用其他輔助工具來消化地震的能量。也就是指一般建築,依建築技術規範施作,使建物本體具有韌性,地震時容許有適當變形,但沒有破壞整體結構。 2、制震:在柱樑構架中設置一些消耗能量的裝置,如金屬材質的制震壁,或斜撐型的制震器,以達到減震的目的。 3、免震:主要是在柱子中間裝設隔震器,藉以消能與隔離地震能量,當發生地震時,會把大部份的地震能量隔絕在主結構外。 上述三種減震系統各有優缺點,在減震技術上居領先地位的日本,依據日本免震構造協會2005年統計資料,全日本有超過3200棟建築物採用制震,1669棟建築物用隔震系統。 而在台灣,有愈來愈多建築物採用不同的減震系統。全台第一棟耐震豪宅、由富邦建設建造的「富邦大衛營」,用的是免震裝置,它是在1、2樓之間裝置「鉛心橡膠隔震器LRB」。而取得全國第一號耐震標章的「潤泰敦仁」則是採制震,利用阻尼器來抗震。 公部門建築物如「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」、「慈濟醫院台北分院」都是採用在建築物中裝置免震系統,具指標意義的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,是在地下1樓與地面層間,裝上36個直徑1公尺之隔震墊,即便是七級地震,隔震墊能有效隔絕地震能量,水平位移達到60公分。 高雄也有幾棟建築物有耐震,興富發「民生富韻」是用日本LRB免震系統,福懋「首善」採雙制震,御盟「御花園」也是制震系統,但它是採用USD消能制震阻尼器,公共建築的小巨蛋,則是用日本知名的新日鐵制震系統。